张洋洋:焦炭突上台阶回弹是现实还是假象?
未来几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继续执行神舟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为空间站开展常态化运营架起一条安全高效的天梯。
以一域带全域,以发展促平衡。总书记指出,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针对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总书记强调,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深化与东中部、东北地区务实合作。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区域重大战略,总书记主持召开4次座谈会。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总书记强调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在这之前,总书记已经主持召开7场区域发展座谈会,主题涵盖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等。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着眼全国一盘棋,从全局谋划区域。
这是党的二十大以来,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8场聚焦区域发展战略的座谈会。保护和发展的辩证法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会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要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会议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鼓足干劲抓经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会议强调,要始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着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
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四川崇州,育秧中心全程采用机械化、智能化流水线培育方式,只需3天左右时间,秧苗便可破土而出。镜头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来,我国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种源供给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种质资源保护能力不断加强,关键技术和重大品种取得突破。
镜头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今,在安徽蚌埠怀远县的小麦育种试验田里,新的小麦品种正在培育。镜头二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要鼓励发展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今年,中央提高投入标准,比往年翻了近一番,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和水平。
联播+ 谷雨至,农事忙。他们把带有小孔的排碱暗管埋在地表下0.8米至1.5米的深度,结合灌溉淋洗,将盐分排走,实现当年整地、当年种植。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智能农机产业基地。今年各地春耕现场有多少科技元素?大国粮仓增产新图景如何勾勒?《联播观察》与您一起聚焦希望的田野,从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视角,探寻当代春耕图孕育丰收的密码。当地利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玉米,能精准到每次只吹出一粒玉米种子,并能根据需要调节玉米播种的株距。向盐碱地要产量,新的耐盐碱大豆品种正在吉林省农科院大豆育种实验室加紧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目前,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水稻育苗已近九成。
建设好高标准农田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总书记对春耕备耕提出明确要求。农业机械化是科技强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检查评估和上图入库工作。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考察时,走进农田深处,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一笔一笔算投入产出账。
在辽宁铁岭李千户镇,河道防洪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工程覆盖1万多亩农田,建成后能保护耕地在汛期免受水毁。湖北浠水今年投入1.4万台(套)各类农业机械用于春耕生产,智能无人驾驶插秧机每天工作时间可达16个小时。
如今,小型插秧机可以通过机耕道上山,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已成为世界农业机械制造和使用大国。让新质生产力走进田间地头,今年吉林将在西部盐碱区推动大豆种植面积120万亩。河南农科系统组织了69支科技服务团深入春耕生产一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稳面积、增单产两个主攻方向,提出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支撑性重大工程。截至4月18日,全国已春播粮食1.9亿亩,完成计划面积近两成。
活水润良田,大中型灌区陆续开闸春灌为夏粮丰收打下基础。今年莲花县早稻栽种面积比去年增长了11%。
在当代春耕图场景里,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不断配套融合发展,确保我国粮食生产有了面对风雨安稳如山的底气和定力。通过信息采集与分析,实现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等多要素的一张图管理,构建动态监测监管体系,为管理部门以图管田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精耕细作,今年蚌埠已推广自主培育的小麦新品种6个,面积近1.2万亩,预计增产近10%。黄淮海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产区。
镜头四科技是创新农业良法的动力来源,既包括先进种植技术的普及,也涵盖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在山东利津县王洼村的2200亩盐碱地里,科技人员指导农民利用暗管排盐技术改良盐碱地。
位于罗霄山脉的江西省莲花县,三分之一的农田属于落差较大的山坡梯田。今年,各地聚焦高效灌溉、节水灌溉、科学灌溉,开展了一系列设施、装备、技术的改造升级。
良种,是粮食生产的源头,是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在陕西定边,通过大力实施推广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让原本干旱缺水的农田成为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的良田。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